Sep 17
拍摄者:*Solar ikon*  c&c

拍摄器材:Voigtlander Bessa R2a Summicron 50mm f/2.0 *  Fujifilm Pro400H

Others: 《Leica M Summicron 50mm F2.0——最出色、最佳入门Leica镜头》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Sep 14
拍摄者:maaon  c&c

拍摄器材:*Leica M3 *Summicron 35mm f/2.0 *FUJI NEOPAN PRESTO 400

链接: Leica M 35mm f2.0 Summicron ASPH 作品+简介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Sep 11
Leica M6 + Summicron 50mm f2.0

Ilford XP-2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ug 24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暑假的记忆》 —— Sumperia

....再过几天又要离开家去上学了,又是1年不能回国的日子。最近也没有时间出去拍了,这些大概是今年暑假最后几卷照片里的了...

《一十六楼病房》 —— KonicaRF

....运气太好,国庆大假前住进了医院。想到肯定会无聊之极,就把相机带进了病房。想想平时也没有机会拍这类片子,也就拍些看看吧....

《随拍》 —— wfleoli

....35mm f2 summicron IV & RDPIII/RH....

《 孩子的表情》 —— Superia

....我弟弟,古灵精怪的~~~ 经常摆出各种pose~~~....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ug 7
摄影师: suli   完整作品组链接: 《卡尔加里的牛仔节 2007》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认识牛仔 是看了万宝路香烟的广告。这个本来濒临倒闭的香烟厂 就是因为这个创意 而一发不可收拾。

....稍微长大一些,看西部牛仔的录像带,大沿卷边的帽,花格衬衣,锃明刷亮的皮带扣,歪跨着2颗枪管超长的大左轮,带着马刺的匪气十足的尖鞋,当然一定不能少了因为他们而闻名的牛仔衣裤。

....无垠沙漠中的德克萨斯,风一样来的,风一样的去,手里玩弄的左轮枪如同杂耍,不管是出入枪套,总要耍弄的眼花缭乱才是,枪法惊人。坏人是卑鄙阴险,成群结队,好人是行狭仗义,独来肚往....

但是不管怎么样,牛仔这个名字已经引申到了“粗犷豪迈、自由奔放、奋斗不懈的“真正的男子汉”精神 ,用北京俗话,很“爷们儿”就对了.  这就回到文章开始,为什么万宝路香烟能因为更换广告形象而一夜成名了, 这个“真正男人“的潜意识 是多么的深远。

“那么世界牛仔最多最著名的地方是在美国西部了?”那您就错了,以牛仔闻名的地区是在canada的alberta省,而每年最盛大的牛仔节是在calcary举行。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lberta省的首府calcary 因为石油和天然气而举世闻名,这个新兴的城市从70年代开始脉搏跳动充满活力,市中心呈现出商业繁盛的高楼林立。 同时横跨美加两国的落基山脉的北段也从该市横跨。作为落基山脉的主要门户之一,这里的自然风光举世无双,世代相传的牛仔文化也在这里蓬勃发展。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应一个美国牛仔的梦想,并在calcary市政府的支持下,发展并组织了牛仔节这个活动,转眼70多年过去了,通过calcary市民的大力支持,四面八方的义工的投入,牛仔节逐渐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户外活动,每年7月初的第一个周末开始,长达十日的各种狂欢,表演,竞赛。。把这个平时默默无闻的小城宣泄的顿时沸腾起来。

7月6日早上,14个小时的时差弄的我响晴薄日中如云里梦里穿梭, 现在交通工具之便利,让我常常觉得身上还挂着“京酱肉丝”的味道就已经到达了世界的某个角落。睡眼惺忪的来到酒店大堂,发现这里的员工一夜间都换了衣服,全部牛仔装束迎客,到处都放着和牛仔有关的装饰物,甚至饲料用的干稻草也进入了豪华的大厅。牛仔节正式开幕是由大游行开始,把城市的主要道路规划出来,形成了一个长约5公里的马蹄形路线。这个时候,几乎全城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幼都涌上街,换下平时上班的穿着,换上牛仔衣裤,牛仔帽,参与或参观游行。商店的橱窗中,也换成了以牛仔为主题的装饰。

更有总奖金高达千万元的牛仔比赛,这样的高奖金,也吸引了全世界牛仔的高手前来,他们无不拼尽全力争取5大单项的比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8秒骑野牛,骑野马,套小牛,篷车速度赛等。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拍摄这样的一个活动,本来兴趣不大,因为再如何的热闹,也属于很人为的活动。 虽然客户一再要求是彩色片子,但是在现场我还是毅然退下了 fuji 400h 的彩色负片,坚持用了黑白。 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努力把活动拍摄的稍微厚重一点。比纯介绍性的图配文的片子 更耐看一点。

整合起来就 只有2天的时间拍摄,客观的说 确实拍摄的紧张了。具体感受在以后自己的新blog 里慢慢写吧 。

这次主要用了 fuji neopan 400的黑白,这个是比hp5还便宜的黑白,但是效果非常值得称道。也再次感谢咱们这里的暗房斑竹“法拉兄弟”的全力支持

suli的其他作品:

《suli的人像集》

《"湖区"腹地的村落》

《卡尔加里的牛仔节 2007》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Jun 9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在Leica M8与M7成像的对比中,Erwin Puts选取了两种胶卷——与M8相同感光度的Kodak Portra 160,以及以高解析度见长的黑白胶卷Spur Orthopna;镜头则为Summicron 75mm ASPH。

M8——RAW格式

M7——扫描仪Nikon VED@4000ppi

右侧,从上到下分别为:Leica M8 RAW细节,Leica M7+Kodak Portra 160,Leica M7+Spur Orthopna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对比总结

Kodak Portra 160色彩还原真实,但是颗粒较明显,在细节分辨率上的确无法和M8相比,但是M8的图片由于过于细腻,显得有些不够自然

M7+胶片难道不够M8锐利么?

那要看用什么胶片了。如果换上高解析度的Spur Orthopan UR,你会被Summicron 75mm ASPH的成像吓怕的....

看看眼眸的细节吧....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款胶片感光度仅为ISO 20,对比度极高。

So What?

考虑到M8仅18mm×27mm的CCD尺寸,M8成像素质已经十分出色,问题在于,如果你最多只需要印刷A3尺寸的相片,是否还需要更高象素画质?

Ewin Puts的观点其实和绝大多数人一样,M8也许可以替代5D成为你日常的数码拍摄设备,但是MP、M7、M6还无法被取代——尤其是当你想要使用Spur Orthopan、Velvie 50这样的高素质胶卷,获得Leica镜头的终极成像性能时。

点击这里查看本文大图

May 26
May 25
在过去三年中,Noël Kingsley一直在进行教堂内主题的拍摄,这位皇家摄影协会的成员惯用Leica M7与Summicron 35mm ASPH来完成他的作品,有时也会用到Summicron 50mm与Elmarit 90mm。

教堂的长椅经历了一辈又一辈人的生老,高窗外透进的暖暖阳光以及角落的灰尘见证着生命的轮回,在教堂中,你总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出脱时间的平静与超然。

很多建筑物摄影师都对Noël Kingsley在摄影工具上的选择十分惊讶——绝大多数人都使用大型器材来完成建筑拍摄人物。Noël Kingsley则着重解释自己在拍摄过程中对安静空间的特殊需求,尤其是在教堂的净土里,摄影也需要拥有虔诚的态度。

Noël Kingsley惯用Delta 100黑白胶卷,不过ISO却设置在50,以获得更佳的暗处细节与纹理。

为了获得最大的景深与充足曝光,Noël Kingsley在拍摄中使用三脚架与快门线,对暗处进行优先测光,并且选择F11光圈,有时经常会进行长达16、24、32秒曝光。

在选择作品时,Noël Kingsley刻意避免过于强烈的明暗对比,以重现教堂中和谐静谧的氛围。

点击这里查看Noël Kingsley 16张作品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May 13
Leica M镜版本众多,抛开钛版、陶瓷版等限量镜头不说,最常见的也有银色与黑色之分,徕友dx300对黑白M镜材质特点的阐述颇值得推荐:

引用
银色是铜合金+镀铬的处理
黑色是铝合金+镀铬的处理
黑漆就是铝合金+表面喷涂黑色漆,漆面的黏结力远不如镀铬工艺,所以更容易掉漆。

从材料的角度来说,铜+铬的亲和力要比铝好,分子键结合牢固,因此银色相对不容易掉漆。镀铬的处理,是一种不环保的加工工序。现在欧洲都提倡环保,所以银色的要比黑色少。徕卡的银色器材早期的镀铬工艺不过关,很多就有起炮的。

前后,我用过R机有3台,6个R镜。都是黑色的。我的体会是黑色的容易掉漆。掉了漆的黑色机器/镜头,外观显的旧,成色就不如银色,2手出器材比较吃亏。所以,M系列,我买的M7+M50/1.4A都是银色的。

最后,购买黑色的朋友还有一种所谓马格南人文情节:黑色不招摇,便于隐蔽拍摄。作为业余爱好者, 我们大可不必如此顾忌,毕竟日常拍摄题材没有太大危险。敏感题材如军火,毒品,走私,政治,我等凡人还是不拍为妙。


补充:

引用
黑色是用铝合金的,白色的是铜的。

黑色掉漆是露白/灰,
白色掉漆是露黄。

用久了,白色的比黑色的要显的新,不容易掉漆。

最后,白色的新品/2手价格要比黑色的高。


相关链接:

Leica M Summicron 50mm F2.0——最出色、最佳入门Leica镜头

Leica镜头讨论区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14
From:OncePhoto's tgsryu

-30度,满洲里, 拍摄前做了很多准备,包括将两台M7换成了MP,因为曾经有过在俄罗斯冰天雪地的经历(但没有尝试过白天-30度将自己晾在外边 呵呵), 心里倒并不太激动 。

这是一个让我很感兴趣的城市, 因为地域和历史的原因, 满洲里似乎是一个中国与俄罗斯城市的混合体, 曾经红极一时的边境贸易让这个城市一度名声大噪, 而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 已不复当时的繁荣。

来到这里后, 白天喝酒, 晚上洗浴, 因为寒冷的天气, 似乎所有人都不想在白天过多的让自己曝露在冷空气中... 终于在一天早上,揉着还未完全从酒精中恢复过来的脑袋, 穿上所有自己带来的衣服, 背着相机走了出去, 开始拍摄。

白天的-30度, 很容易让人清醒(或者麻木),也就在这个清醒与麻木的混合状态下,开始拍摄这组满洲里的图片,慢慢发现, -30度其实是一种距离,它会产生距离感, 和人和物,好像永远无法太过接近。只好重新整理思路, 放弃了那些在温暖房间中的热情想法,不再尝试过度靠近... 也放弃了那些社会学视角表达, 温度-距离, 这个就是当时我能感受到的, 那也许就只需要尽全力去表达这些感受。所有图片, 都选择了在一定的距离去拍摄, 与人的距离, 与景物的距离...(也许保留距离也算是种力有不逮的表现吧, 呵呵,看来确实不是个合格的报导摄影师)
     
ps.Leica相机与镜头经受住了寒冷(机器背带的塑胶部分冻硬了,差点在拍摄中折断, 回来后我更换成了皮革背带), 我个人好像也算无大碍, 就是鞋底冻断了。。。

所有图片为Leica MP+M28F2拍摄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作品(Check Here For More)

相关链接:

Leica作品精华区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9
Pervomaiscki,俄罗斯西北一个与世隔绝的小镇,地处Vologda地区无尽的森林与沼泽地之间,寒冷,偏僻,仅有的几条小路泥泞而崎岖,距Vologda首府200公里,距莫斯科1000公里以上。

2005年四月,意大利摄影师Antonella Monzoni只身前往这个小镇——Pervomaiscki,在俄语中意为“五月一日之村”。

Maria——Monzoni在Modena一个朋友的85岁的母亲——在这个小镇度过了一生,她的女儿Tania在年少时便移居到意大利。“你能明白我为什么离开那里。”当Monzoni走入这个小镇,耳边便回想起Tania的话。

这个连上帝都已经遗忘的小镇的生活分外艰辛,没有水渠,因此人们只能在河边洗澡,泉水用来做饭和饮用,牲口们只能靠下雨的积水过活。年青人都已经离开,去异地寻找自己的未来,只有老人们依然留在这里生活。

这里绝大多数人为樵夫,当漫长冬季来临,大雪封住道路,无法工作的人们便躲在家里,看电视,喝伏特加。“他们的生活状态介乎于完全的被动与酒精麻醉之中,伏特加让人们忘记现实。即便如此,这里的人依然没有放弃尊严和自豪,他们友善而好客。”当积雪融化,冬去春来,垃圾堆里的伏特加空瓶足能够垒到人们脖子那么高。

Antonella Monzoni在这个小镇住了一周,“这是一段独特而奇妙的历程。”她说。村民们对她的到来进行了热烈的欢迎,每个人都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来招待她,当然,还包括Vodka。“你为什么想要拍摄我们?这里又贫穷,又没有意思。”当Monzoni带着M7到这个小镇时,人们都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吸引了她。

Monzoni使用一只Summicron 35mm f2.0 ASPH镜头,“我可以在很近的地方拍摄人们。”她经常装着Kodak Portra VC 400胶卷,黑白拍摄则是Kodak TriX 400。“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都是我的最爱。”当然,在什么时候选择哪一种方式,则要由摄影师本能的直觉来决定。

在Monzoni的摄影报道中,她展示了一组不饰张扬的画面,尽管流露出一种荒芜的悲伤,却避免了常见的对人们贫困生活的赤裸裸的展示。在Monzoni的作品中,我们能体味到拍摄者对这些现实文明外依然延续古老生活方式的人们的单纯的关爱。

在Monzoni的胶片中,这些画面不再被上帝所遗忘。

点击这里查看本专题更多作品

相关链接:

Antonella Monzoni推荐作品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Mar 19
Irna Ruppert,出生于哈萨克斯坦。作为被驱逐出俄罗斯的德国人的后裔,八岁时,她的家庭便回到德国汉堡,Ruppert大学就读于汉堡应用技术大学,师从Ute Mahler学习摄影。毕业后,她和几个摄影师创建了摄影组织——“Im Osten” (在东方),试图从主流媒体报道完全不同的角度描绘铁幕统治下的东方世界,展现人们更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其首个项目——“57° Eurasia”中,Ruppert讲述了自己家族的历史;“Wurzeln 2” (“Roots 2”) 则描绘了德国年轻移民的生活状态。在穿越喀尔巴阡山脉的多次旅途中,Ruppert记录下了东方的风土人情,她个人的多文化背景为其作品注入了精髓和活力。

Ruppert的拍摄工具很简单:一台Leica M4,一只Summicron-M 50mm f/2。

“M4很可靠,几乎不需要保养。而且它非常小巧,不会吓到其他人。”Ruppert喜欢自然地接近陌生人,和他们聊聊天,“交流十分重要,只有获得被拍摄者的信任,才能记录一个真实的东方。”当语言不通时,她也会通过手势交流,有时还会表演几个小魔术。

对于Ruppert来说,信任是摄影创作的基础,相机只是拍摄过程的一部分,“50mm镜头能够有效加强照片的临境感与真实性,真实记录我所看到的一切。”Ruppert解释说,“当我感觉到已经足够近,便会按下快门,只拍摄一次。”

Ruppert见证了东方社会的剧变:身份的迷失,地位的衰败,一切被制度化与西化所破坏,Ruppert的镜头,一直在对抗这种变化。她一直使用彩色胶片来拍摄记录人们真实的日常生活,拒绝“文档式”、“历史性”的黑白图片。Ruppert一直在使用Fuji Superia ISO 200/400胶片,钟情后者独特的色彩表现力,除此之外,Ruppert也选择自己来完成图片的冲印、放大工作。

Ruppert希望在过去的东方世界完全消失前完整地记录下这片土地本来的面目,她的下一站——多瑙河,横亘欧亚大陆,被称为两个新欧盟国家的天然国境线: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分页: 2/3 第一页 上页 1 2 3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