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 24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2007年即将过去一半,smartant此刻为我们带来了一组记录过去这六个月的个人作品。

如果你同样生活在上海,会发现,其实大家都走过同样的街道,去过同样的酒吧,只是,镜头下记录的人,各不相同。

“2007年1月6日 阴有雨

今天去拿胶卷,鹿鹿那里冲洗水平提高了不少

RDP迫冲到ISO400,颗粒反差控制得都不错

暂时可以把RDP3放在ISO400使用了...

跨越 2006-2007 的凌晨

我们都醉了...

M6 35/2A RDP+2EV”

链接: 《2007胶片日记》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Jun 6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徕友:Heifetz

地点:奥地利,维也纳

Heifetz说:

“我上图有两个目的:

1,被拍砖--得到自己看不到的问题
 
2,被赞赏。。。。满足啊 ”

链接:

Leitz + 1.4/35mm ASPH 的维也纳

Leitz + 1.4/35mm ASPH 的维也纳(2)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May 25
在过去三年中,Noël Kingsley一直在进行教堂内主题的拍摄,这位皇家摄影协会的成员惯用Leica M7与Summicron 35mm ASPH来完成他的作品,有时也会用到Summicron 50mm与Elmarit 90mm。

教堂的长椅经历了一辈又一辈人的生老,高窗外透进的暖暖阳光以及角落的灰尘见证着生命的轮回,在教堂中,你总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出脱时间的平静与超然。

很多建筑物摄影师都对Noël Kingsley在摄影工具上的选择十分惊讶——绝大多数人都使用大型器材来完成建筑拍摄人物。Noël Kingsley则着重解释自己在拍摄过程中对安静空间的特殊需求,尤其是在教堂的净土里,摄影也需要拥有虔诚的态度。

Noël Kingsley惯用Delta 100黑白胶卷,不过ISO却设置在50,以获得更佳的暗处细节与纹理。

为了获得最大的景深与充足曝光,Noël Kingsley在拍摄中使用三脚架与快门线,对暗处进行优先测光,并且选择F11光圈,有时经常会进行长达16、24、32秒曝光。

在选择作品时,Noël Kingsley刻意避免过于强烈的明暗对比,以重现教堂中和谐静谧的氛围。

点击这里查看Noël Kingsley 16张作品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May 18
semi-在Leica论坛中发起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讨论。对于习惯单反的用户来说,单反上的最佳人物焦段85mm-135mm并不一定在旁轴上适用,尤其考虑到取景器倍率以及对焦精确的问题,50-75mm是Leica M机最常用的人像选择。当然,35mm的环境人像亦是M的一大强项。

下面是部分徕友的发言:

From: roundg

引用
135不说对角框线小,本身行程很长,不适合人像。

90我在我得m5,4和2上对焦也有点犹豫。只有在m3上面感觉很好。关于75、85、90我倒不觉得有太大差别,倒是考虑手上机身的对应框线为主。


From:阿唐

引用
我觉得每个焦段都适合拍人像。3~4米左右,90mm 拍头肩、75mm拍半身像、50mm和35mm拍环境人像或多人合影。

大光圈中焦镜头有良好的背景虚化,较常用于拍人像。

徕卡有个85mm f/1.5和73mm f/1.9镜头,成像柔美得非常适合拍人像。徕卡还有一只特殊的柔焦镜头90mm f/2.2,专门针对人像摄影而生产。75mm f/1.4号称“雅镜“,也被许多人推崇为“人像镜皇“。90mm f/2.0 第一、二版的大头九,是许多徕卡发烧友的挚爱人像镜头,虽然约700克的重量体积令人生畏(你知道徕卡迷都痴迷轻巧的旁轴镜头),但是他们还是无怨无悔地背着它满世界跑。

客观地讲,同焦段最贵的镜头往往也是最好的选择;主观地讲,最便宜的镜头也能成为自己囊中最好的镜头


From:stockholmfm

引用
大部分人喜欢中长焦拍人像,我看了不少人像片子都是用50以下很短的镜头拍的,长焦虚化效果好更甜,但压缩空间的效果不是什么时候都合适,个人感觉短焦距的片子更耐看,所以有说拍人像镜头越用越短的说法,尤其日本写真,很多都是短焦距拍的,图书馆有几个人像也明显是短焦距。
短焦距人像比较难拍好,所以在影友间一直不是很流行,俺来个35的,见笑啦
如果说50一下像场不平坦倒是真的,也看怎么利用,我觉得35挺平坦的,1米距离没什么变形。


查看更多讨论以及人像作品:http://leica.org.cn/bbs/thread-1581-1-1.html

Leica镜头讨论区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9
Pervomaiscki,俄罗斯西北一个与世隔绝的小镇,地处Vologda地区无尽的森林与沼泽地之间,寒冷,偏僻,仅有的几条小路泥泞而崎岖,距Vologda首府200公里,距莫斯科1000公里以上。

2005年四月,意大利摄影师Antonella Monzoni只身前往这个小镇——Pervomaiscki,在俄语中意为“五月一日之村”。

Maria——Monzoni在Modena一个朋友的85岁的母亲——在这个小镇度过了一生,她的女儿Tania在年少时便移居到意大利。“你能明白我为什么离开那里。”当Monzoni走入这个小镇,耳边便回想起Tania的话。

这个连上帝都已经遗忘的小镇的生活分外艰辛,没有水渠,因此人们只能在河边洗澡,泉水用来做饭和饮用,牲口们只能靠下雨的积水过活。年青人都已经离开,去异地寻找自己的未来,只有老人们依然留在这里生活。

这里绝大多数人为樵夫,当漫长冬季来临,大雪封住道路,无法工作的人们便躲在家里,看电视,喝伏特加。“他们的生活状态介乎于完全的被动与酒精麻醉之中,伏特加让人们忘记现实。即便如此,这里的人依然没有放弃尊严和自豪,他们友善而好客。”当积雪融化,冬去春来,垃圾堆里的伏特加空瓶足能够垒到人们脖子那么高。

Antonella Monzoni在这个小镇住了一周,“这是一段独特而奇妙的历程。”她说。村民们对她的到来进行了热烈的欢迎,每个人都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来招待她,当然,还包括Vodka。“你为什么想要拍摄我们?这里又贫穷,又没有意思。”当Monzoni带着M7到这个小镇时,人们都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吸引了她。

Monzoni使用一只Summicron 35mm f2.0 ASPH镜头,“我可以在很近的地方拍摄人们。”她经常装着Kodak Portra VC 400胶卷,黑白拍摄则是Kodak TriX 400。“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都是我的最爱。”当然,在什么时候选择哪一种方式,则要由摄影师本能的直觉来决定。

在Monzoni的摄影报道中,她展示了一组不饰张扬的画面,尽管流露出一种荒芜的悲伤,却避免了常见的对人们贫困生活的赤裸裸的展示。在Monzoni的作品中,我们能体味到拍摄者对这些现实文明外依然延续古老生活方式的人们的单纯的关爱。

在Monzoni的胶片中,这些画面不再被上帝所遗忘。

点击这里查看本专题更多作品

相关链接:

Antonella Monzoni推荐作品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Mar 5
Leica.org.cn编译,转载请署名出处。

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多少危险的拍摄主题能够让Alberto Venzago却步,从菲律宾的雏妓,日本流氓,到西非的伏毒教——在过去三十年中,Alberto Venzago一直将镜头的焦点聚在最具爆炸性的主题上。

“我一直对探究人性的暗面充满兴趣”,Alberto Venzago说道,“在那里,人类灵魂的深处才得以揭露。”

每当这名瑞士摄影师完成摄影任务,重返自己的世界时,总要尽力平抚、克制内心的强烈冲击——在这个时候,是音乐,让他“恢复本来”。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lberto Venzago 1950年出生于苏黎世一个音乐家庭,事实上,他最初研习音乐,随后才转入摄影——并获得杰出的成就。Alberto Venzago的作品在《Life》、《Stern》以及《GEO》等著名杂志上刊登,更值得一提的是,Alberto Venzago已经为Magnum工作了4年,获得无数国际奖项——其中 便包括1985年的Robert Capa ICP奖。

在音乐导演哥哥的鼓励下,Alberto Venzago从19岁开始拍摄管弦乐队。“从那时开始,我已经和很多著名的管弦乐队合作,几乎所有经典音乐领域的大师都在我的镜头前留下身影。”Alberto Venzago目前也是伦敦交乡管弦乐队的官方摄影师。

2006年11月,Alberto Venzago随瑞银韦尔比耶音乐节管弦乐团进行亚洲循演,在北京、上海以及东京的演出现场进行拍摄——使用Leica M8完成这些作品。

“从第一眼我便喜欢上了她,触感精致,声音轻快,体积小巧,性感至极。”Alberto Venzago显然对Leica M8爱不释手,“每当我打开她,更换一张新SD卡时,都忍不出在心中惊呼,天啊,我是不是忘了转胶卷了?”

Alberto Venzago的Leica M8搭配三只镜头:12mm Voigtländer,Noctilux 50mm f1.0以及Summilux-M 35mm F1.4 ASPH。

“这是世界上最出色的35mm镜头之一,我经常需要在低光环境下拍摄,因此F1.4大光圈对我来说十分受用。”Alberto Venzago 90%的作品都是由35mm镜头完成的——在M8上刚好是50mm视角——和布列松的选择一致。

Alberto Venzago的黑白照片表述力丰富,且有一种亲切的私密感。“对于文化以及经典主题,特别重要的一点便是去除色彩。”不过,Alberto Venzago在拍摄时依旧采用M8的彩色设置,通过后期滤镜来转换黑白。Venzago也对数码后期制作充满兴趣,经常故意让黑白作品颗粒感十足。

Alberto Venzago拍摄的年轻音乐家们沉醉于手中乐器的演奏中,艺术气质跃然画面,摄影师则如隐身人般在音乐家与乐器间穿梭,拍摄。

“靠近一点”——Alberto Venzago的个人座右铭中无疑也有Capa的影子,这个经典的短句经常带来最高的挑战,同时也创造出最伟大的作品。

拍摄管弦乐队其实是一件非常难以从容的工作,要在镜头前完美平衡真实、戏剧性以及美学。“某些音乐家愿意被拍摄,他们一看到我就会摆出姿势配合;但是还有一些音乐家对镜头深恶痛绝,认为这是一种冒犯,”Alberto Venzago解释道,“我为他们演奏的热情而着迷,距离越近,我便能获得越好的拍摄机会——就如同手持手术刀的外科医生一般,用镜头透析他们的灵魂。”

尽管在近距离拍摄场景,M8极低的快门声为Alberto Venzago带来了不少便利,然而,在乐章演奏中,拍摄依然被严厉禁止——哪怕演奏家和指挥家正在展示其最出色的一面。

不要忘了,音乐家的耳朵是极其敏感的,几乎毫无声息的的Leica M也无法幸免。

点击这里查看本文12张作品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分页: 3/3 第一页 上页 1 2 3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